

-
评论 Review | 研究 Study more
-
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战?
中国应如何应对唐纳德·特朗普近日宣布的那些极具侵略性的贸易政策?答案是:以战略取胜。中国应当制定长远的策略以应对美国日益高涨的敌意。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当下国际关系中极度不稳定的因素,mg电子app下载直营网:但中国应当为自己和世界的利益着想,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下。[全文]
-
有人希望对美关税降到零?别被特朗普忽悠了
特朗普指责中国关税过高,这一指责也得到诸多国人的赞同,很多人直觉地认为关税越低越好,最好是降到零,让自己可以更加便宜地购买外国商品。但是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关税并非越低越好![全文]
-
能推动中国经济这个巨无霸,秘诀到底是什么?
去年阿里巴巴“双十一”总交易额达到266亿美元,比印度一整年的电商交易额还要大。马云是个极有才华的商人,阿里巴巴是个极为成功的私有企业,但“双十一”却是中国混合型经济模式的绝佳案例。 [全文]
-
美国人也许已嗅出了风险的味道
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的爆发性增长往往发生在美国经济出大问题的前夜。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自己人肯定最清楚自己的情况。但至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估计经济学家们很难达成一致,但从资本流动数据看,似乎不少人已经嗅出了风险的味道。[全文]
-
人民币石油期货,在美元霸权的铁板上扎了个钉子
应该把上海石油期货的推出,理解成中国走向世界市场的宏观规划中的一个小动作。这个动作本身不会有神奇效果,中短期成效也不能寄望过高。 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的运行,这相当于在市场上扎了个钉,就钉在这了,会好好发展它。 [全文]
-
怕你特朗普的贸易战?中国石油期货来了
虽然“石油人民币”短期内不可能撼动美国的“石油美元”,可只要随着我们国力的增长,一步步确立区域性的“石油人民币”模式,也会使得我们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并享受到铸币税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巨大市场。[全文]
-
西方论华:当意识形态偏见遇上伪科学
许多“中国观察家”和所谓的“知华专家”都犯有同一毛病:当意识形态偏见遇上伪科学。意识形态信仰使他们的偏见根深蒂固,伪科学使他们的研究越来越不客观,对中国以及世界的认知,自然是越来越脱离实际。[全文]
-
坚持党的领导,善于驾驭市场和管控资本
现在所谓“市场派”的基本看法就是中国应该进一步市场化,总是认为“放”得还不到位。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指出,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不是现在很多人简单理解的“市场化”。[全文]
-
184页的301调查报告,“逆差”只出现了一次
这份报告真正重点讨论的,是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政策。从报告内容看,美国对中国的不满,主要在于中国在产业和技术实力上快赶上美国了。[全文]
-
特朗普减税“抢”科技,中国降低宏观税负迫在眉睫
简单收集一些国外的税负数据,然后进行比较,得出中国比外国的宏观税负水平高、低或者差不多的结论,并据此判断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该是多少。上述方法作为一个学术比较研究是可以的,但在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时候,将此当作决策的依据是不成立的。[全文]
-
中央封口地方三大“钱袋子”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央很清楚,仅靠财政一只手无法充分控制地方政府的财力,因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金融体系获取资金,但背后透支的却是中央的信用,不可任其发展。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国地税机构合并,是继“营改增”在税种上中央上收财权之后,在征管体制上进一步上收财权。[全文]
-
中美贸易摩擦中,特朗普到底想要什么?
在中美经贸关系问题上,中国对美一直展现出真诚合作的建设性态度,但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却看起来有些反复无常。如果仅从贸易视角出发,特朗普的很多行为难以理解,但如果从产业竞争的视角出发,特朗普的行为就能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全文]
-
人民币在酝酿新一波强势行情吗?
对于具有一定对外开放水平的大经济体而言,始终会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冲击,而这些冲击基本都会对资本流动和市场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所以货币当局想将汇率维持在某一个近乎固定的水平是十分困难的。[全文]
-
两会民生:从“新零售”看如何发展消费新模式
两会期间,消费话题是与老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领域之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务新模式”。商务部部长在记者会上也表示,要“搭建平台,促进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这两年,最火的“消费新模式”就是“新零售”。[全文]
-
贸易战怎么玩,都跳不出中美欧“三国杀”的坑
特朗普在上周四突然宣布了加征关税的新闻后,紧接着周六就在佛罗里达自己的庄园举行了首次为总统连任作准备的募捐宴会。这是巧合吗?特朗普邀请那些给自己竞选捐款数额巨大的VIP们共进晚餐,这种权钱交易,在美国很大程度上被合法化了。 [全文]
-
西方人常问我:中国真有创新能力吗?
西方人经常问我,“中国善于模仿,但是有创新能力吗?”数年前我对这个问题没什么把握,但我现在有信心说中国有这个能力。大家都承认经济转型非常困难,但在极短时间内,中国的创新经济已有了巨大发展。[全文]
-
去年达到6.9%,今年GDP目标为啥还是6.5%
目前几个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都在可控范围内,包括就业、赤字、物价等,没有大的起伏,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拔高目标的实际价值就不大了,也即,加快增长已经不是最优先的发展目标了。[全文]
-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加法、减法、乘法”
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既要有“下下策”,这包括防止坏人做坏事、退休机制、包括集体领导制度等,但它也要有“上上策”,即能让好人做好事、做大事。两者的结合才是比较理想的制度,中国政治制度这方面的探索和安排是比较成功的。[全文]
-
特朗普要打贸易战?市场有什么反应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进口国,最大的进口伙伴是加拿大、巴西和韩国,因为钢材作为大型贸易品,有一个最优运输半径。从目前来看,特朗普的决策机制最可能是对各国无差别地征收关税,不仅打击中俄,也打击盟友。[全文]
-
15图2表格,看懂2017年财政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财政预算和执行出现了偏离,而且呈现偏离扩大的趋势。同时,各个地方财政预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以真实的财政预算及执行数据为我们展示了2017年财政预算的全貌。[全文]
-
-
-
股民注意了!基金经理的股票建议配比创一年半新低
-
脸书黑材料:只要用户增长,哪怕他是恐怖分子呢
-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门槛公布:只有这六家符合
-
银行即将关闭直接代扣通道,第三方支付有麻烦了
-
国有五大银行不良贷款率6年来首次集体下降
-
挪威三文鱼对华出口激增8倍,还有企业要来卖三文鱼饺子
-
携程“退票门”的两幅面孔:坚决不承认与CEO致歉
-
央视曝光今日头条“黑勾当” 害苦这家百年老店
-
楼继伟:中美是命定的夫妻 只能是对手和伙伴
-
英媒:中国今年或将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原油
-
要求对华钢制轮毂发起双反调查 这家美企来头不小
-
抢人大战升级:是谁出力不讨好,又是谁闷声发大财?
-
海外资产卖卖卖 但万达去年还是亏了8.4亿港元
-
孙宏斌:收购乐视是“壮士断头”
· 不会算账孙宏斌 -
中国未履行降关税承诺才致美国出手?商务部回应
-
美科技股连续两日暴跌:这5家蒸发近2000亿美元
-
长城汽车曾经“利润率全球第一” 如今董事长自罚300万年薪
-
B站今晚在美上市募资4.83亿美元 A站却要被阿里抛弃了
-
原油期货挂牌 日媒关注中国油企“海外攻势”
-
让商家平台“二选一”,腾讯其实玩的“很溜”
-
-
-
台湾嘉宾惊叹:大陆发展20年,扬州快要赶上台北了
-
记得19年前大连万达吗?要回来了!
-
能看到这里有玻璃吗?
-
伦敦红色巴士都要换成“中国造”?
-
日央行拒绝数字货币:现金仍是王道
-
阿里云辟谣:绝不会提供“挖矿平台”和虚拟货币
-
林毅夫人民日报撰文:2023年中国可成高收入国家
-
马云结账刷卡不用支付宝,用……
-
PG ONE形象崩塌,这些“踩雷”的商家比他粉丝更绝望
-
“紫光阁地沟油”上热搜只需6万?
-
曾比海尔还赚钱的冰箱巨头 如何沦落到停产重整?
-
2两茅台=1克黄金,这酒到底是喝的,还是用来炒的?
-
贾跃亭回应证监局通告:债务问题,我会尽责到底
-
贾跃亭5套洛杉矶豪宅在升值,有员工说他“很伟大”
-
被冻结的贾跃亭:两套北京房产被查封后,名下已无车房存款
-
现金贷催收江湖:介于客服和黑社会之间的角色
-
4月起静态扫码单日限额500元
-
霸王集团创始人夫妇要离婚,股价暴跌30%!
-
苹果承认故意放慢旧手机速度 已遭美国消费者起诉
-
从现在到2050:一路狂飙的中国经济
-